许多打工族都一心创业,惟白手创业路起头不易,没有累积足够的资本,不能开创新事业吗?此言未必,虽说金钱固然重要,“诚信”却更不可失。
一名潮州籍贯青年在五金批发行业打工7年后,依然没有累积得足够资本,当他打算把自己已还清贷款的汽车卖掉攒钱时,车子竟被偷了,不过在打工接待的客户信任下给予帮助,让他得以踏入创业路。
潮籍青年说的正是森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——拿督吴源盛,当年他修读机械工程毕业后,在五金批发行业担任销售执行员长达7年,随后创业,首家公司是经营五金贸易。
当时车子被偷后,他陷入资本困境,然而7年来无微不至的服务,让他在客户中建立起一定的诚信,在他们帮助下,得以开设银行户头、取得贷款购买手机及设立办公室。
吴源盛分享创业历程说,他谨记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的喻意,不执着失败与亏损,而是在过程中逐步累积个人诚信,为日后铺下更畅通的事业路。
初创业一脚踢
“7年的打工期,老板没有教导我,都是自己敲门见客。门敲多了,碰壁多了,就会累积经验,多做多学,有时候我甚至协助客户解决生活难题,以争取与客户打好关系。”
28岁出来创业,遇上资本难题,相熟的客户与友人成了他的贵人,不过,初出茅庐的他要一脚踢全盘生意,也要自己开单做账,创业初期十分辛苦。
他回忆说,朋友借来的小阁楼当办公室,只有桌子和冷气机,椅子还是自己从家中搬去的,当时坐在办公室中打字开单,一直流泪,因为他不会做账与打字,打字机也不如现在电脑方便,也没人帮忙。
“没有钱,要省吃俭用,尽管当时年轻食量大,但有时候一天只能吃1至2餐,累积到足够资金搬到新的办公室,在霹雳韩江公会楼下办公。”
吴源盛指出,激起他走向其他行业是基于放账问题,从事五金批发,却被承包商拖账,为避免拖账情况阻碍事业,他决定与朋友合作开承包公司,尔后承包公司又被发展商拖账,又再涉足发展商行业。
打好基础再拓业务
从五金到发展商,吴源盛大概用了10年时间耐心推动业务,如今他的森源贸易有限公司与逾10个合股公司的业务,涵盖房地产、棕油环保、冷库、国际贸易等领域,除了大马,也踏入中国、印尼及澳洲。
他强调,只有基础打好,才可开拓其他业务,倘若没有诚信,就无法得到合伙人的支持,若初期不省吃俭用,即便后来遇到机会,没有本钱就无法投资开创新业务,但两者皆需累积。
吴源盛坦言,要与厂家拿账期,最重要是诚信,当诚信不足时,厂家提供的放账额很小,他初期仅获1万令吉,逐步发展至今放账额已可超过1000万令吉。
父亲教导踏实重亲情
谈到对诚信的执着,他分享父亲吴木松的教诲,从小就引导他踏实做人及注重亲情,其父也是一名生意人,对于放账都是提早还清,并时常叮嘱他切莫拖账,避免有损信誉。
对此,为纪念先父,他特意订制了一个父亲肖像的铜像,如今耸立在其公司招牌处。他也敬仰其母亲陈赛珍不怕吃苦的精神,培养出从小刻苦耐劳的他。
良心建房必交足货
吴源盛从事任何行业不好高骛远,在发展商行业也不例外,本钱不多时,就找地主合股,或找小地段发挥,一步一脚印稳健发展,如今在怡保万里望、务边、巴占多个地区及金马仑高原已完成至少20个发展项目。
看重承包商手艺
他认为,购屋者可能一生只买一个住家,因此发展商需有良心,建造房子时得交足货,让住户感到安心及物超所值。
“发展商与承包商之间的合作也看诚信,我们也不希望承包商所建造的房子会出问题,因为要把问题修整,就得另花费一笔费用。”
他力求合作的承包商有良好建造手艺,确保房屋品质。至于房屋好不好卖,他指要看发展商的个人眼光,尤其在地理环境、地区与价钱,都得与市场所需契合。
求见前辈获首项目
吴源盛从五金行业初涉足建造行业时,作为行业新人,欠缺经验与信誉下,要争取得项目并不容易,然而他勇于尝试,求见当时有名的发展商黄松茂(已故),并取得他第一个项目,承建19间单层排屋。
“拿到三爷(黄松茂的别称)的项目有一段故事,我初来乍到,一般上很难拿到项目,然而,我与三爷同是潮州人,我把此事告诉他的助理后,获得他的接见,也因乡情地缘性因素,我争取得到一个小项目。”
在同乡长辈的帮助下,吴源盛开启第二条事业路,而他饮水思源,在前辈李汉基引荐下,加入霹雳韩江公会青年团,表现活跃与积极推动乡团活动,也逐步成为组织领导人物。
最年轻潮联青总团长
从霹州的青年团担任财政、团长,尔后代表参加马潮联青体育主任,后来在他38岁时获选为马潮联青总团长,改写并至今保持着最年轻总团长纪录。
即便在他的事业不断拓展中,服务乡团的工作也不停歇,6年多前问鼎并中选马潮联会总会长职位,并连任2届共4年,也作出了许多会务推进与改革。
吴源盛作为一名商人,并受过潮州前辈扶助,十分理解地缘性商机的重要,而马潮联会主旨维护教育与传承文化,难以开拓商机,遂推动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成立,作为大马潮商与中国潮商的桥梁。
马潮商会同乡桥梁
作为马潮商会创会会长的吴源盛说,马潮联会成立的初衷是联络乡情、发挥互助、关怀桑梓、照顾乡人,但随着时代变迁,必须做出改变。
在马潮联会同意及支持下成立马潮商会,马潮商会也是马来西亚乡会的第一个商会组织,协助潮商扩展生意。
“中国并没有潮州会馆,只有潮商会,与大马的潮州会馆不同的是,他们除了强调文化和乡情外,也讲究经济贸易,并会扮演桥梁角色,协助海内外潮商接合,发展合作项目。”
吴源盛强调,马潮商会并非取代或与大马中华总商会作比较,整个组织宗旨与架构并不同,祖辈成立公会希望同乡不被人欺,而乡团组织商会则与时并进,协助今时年轻人开创事业。
“如今我们不希望被人欺负之外,也要讲经济,年轻人要稳定生活,与他们谈商机才容易带领他们加入公会,不让乡团青黄不接问题恶化。”
他认为,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,想要与中商合作,而潮商会就是平台,可节省大马商人打入中国市场的工作与时间,也是将中国商家带来大马经商的桥梁。
瞄准中国澳洲市场
现年56岁的吴源盛计划将未来业务转向投资模式,他表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有限,思考调整困身行业,减少亲力亲为。
他把目标瞄准中国与澳洲市场,寄望自己的事业可在此2个国家拓展,他引93岁的首相敦马哈迪为例表示,自己还未达到事业巅峰,还有很远的路要走。
做能控制的事
吴源盛给予年轻人忠告,尽管最大难关是开头,但不要冒险,不做风险大的行动,而是要做能控制的事情,一步一脚印去应对挑战与挫折,并累积属于个人的“诚信”。
围观: 167次 | 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