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摄影把肉眼难以观察的极短瞬间记录下来,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,迷倒不少摄影爱好者。不过连肉眼都难以观察,要用相机準确捕捉并不容易。除了最土炮方法 – Trial and Error 之外,借助科技的便利,採用特製的快门触发器可使拍摄事半功倍!今次我们就示範一下以 Nero Trigger 拍摄汽球爆开的一瞬间。
ISO 800、f/11、3.2s
88 折入手!TACS AVL II 自动机械錶成手「摄影味」!
拍摄不同的高速摄影题材需要用上不同的方发去触发快门,今之由于汽球爆开会产生巨大声响,所以採用了声音触发的方式。但其实 Nero Trigger 内置多种不同的功能,包括声音触发、光触发、Timelapse、雷射触发、HDR 拍摄等,用家可以此拍摄不同类型的作品。如果用家有其他新的意念,更可以自备某种讯号的感应器,接驳 Nero Trigger 启用「DIY 模式」控制。
我们首先尝试 Nero Trigger 连接相机,放在较远处脚架上面,以避开汽球爆破时乱飞的碎片。我们把触发器的声音感应的强度设为 850,不使用最高强度(999)的原因是避免背景声音的影响,亦方便笔者拍摄时小声跟助手沟通。在 Nero Trigger 上面按下「Start」键启动程序,触发器会先倒数 3 秒再开始,之后我们再刺破汽球。然而结果并不理想,由于汽球爆破一刻实在太快,声音传到Nero Trigger 的时间再加上相机的快门时滞,只能拍到汽球碎片跌落的情况。
为了解决音速不够快以及相机快门时滞的问题,我们採用另一个做法,在全黑环境中作长时间曝光,再以闪光灯凝固影像。幸好 Nero Trigger 设有接口可以 PC sync 连接闪灯,不必再另备配件。我们设定相机以 3.2s 时间曝光,再把 Nero Trigger 放在汽球近处,当我们刺破汽球时,Nero trigger就会触发闪光,让相机记录影像。为了令画面更丰富以及突出「爆破」的感觉,我们在汽球表面洒上水珠。有人就会利用爽身粉、纸屑之类的材料,其实原理一样。另外,亦可以在汽球里注水,拍摄爆开后,清水仍然保持球状悬浮在空中的样子,但事后清理时则需要较多功夫。
留意上方夹着汽球的夹子有重影出现,是因为于相机曝光时间内,有两次闪光出现。第一次为汽球爆破,第二次为飞标掉在地上的声响再次引发 Nero Trigger 作出反应,而这时候汽球的碎片早已四散,所以见不到汽球出现重影。大家需按情况缩短曝光时间,或找方法避免第二次闪光。" width="600" height="600" />
ISO 1000、f/8、3.2s
留意上方夹着汽球的夹子有重影出现,是因为于相机曝光时间内,有两次闪光出现。第一次为汽球爆破,第二次为飞标掉在地上的声响再次引发 Nero Trigger 作出反应,而这时候汽球的碎片早已四散,所以见不到汽球出现重影。大家需按情况缩短曝光时间,或找方法避免第二次闪光。
ISO 800、f/11、3.2s
主要选单
利用光触发功能拍摄打火机点火 。今次是直接以 Nero Trigger 控制相机快门拍摄。" width="600" height="400" />
ISO 1600、f/8、125s
利用光触发功能拍摄打火机点火 。今次是直接以 Nero Trigger 控制相机快门拍摄。
利用延迟触发功能,捕捉火花过后,火焰形成一瞬间的奇怪形态。" width="450" height="600" />
ISO 1600、f/8、125s
利用延迟触发功能,捕捉火花过后,火焰形成一瞬间的奇怪形态。
拍摄秘技加映
有了触发器帮助之后,拍摄变得极为简单,基本上 100% 可以捕捉到汽球爆开的瞬间。不过,由于汽球爆开时,碎片的形态次次不同,仍然要多试几次,再从中挑选。另外,透过在汽球上贴上胶纸,某程度上可以改变碎片形态,不同的贴法会有不同的效果,想要拍到有趣画面,就要多动脑筋和不断尝试。
今次我们以长时间曝光却能凝固画面,靠的是闪灯的闪光时间极短,不过因应闪灯输出的火力,这个闪光时间亦会有所不同︰1/1 输出时闪光时间最长,未必足够凝固画面;反之 1/128 输出时最短,甚至比大部分单反的最快快门 1/8000s 更短暂。所以我们推高了相机的感光度,达到 ISO 800、ISO 1000,而闪灯则以 1/32、1/64 较细火力输出。
在汽球上贴上胶纸,改变其爆开后,碎片的形态。
ISO 800、f/9、3.2s
围观: 527次 | 责任编辑: